为帮助师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趋势及DeepSeek大语言模型的应用与影响,理学院于3月11日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解密未来:DeepSeek会带给我们什么?”人工智能专题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朱焕主持,特邀大庆指针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专家赵国玉老师担任主讲人,二百余名师生参与。
AI双刃,智策未来
朱焕副院长在开场致辞中强调,人工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社会图景,师生需以辩证思维审视其“双刃剑”效应。“既要积极拥抱AI技术赋能学习与科研的创新潜力,更需警惕技术滥用可能引发的伦理风险,坚守以人为本的底线思维。”
权威主讲,聚焦AI前沿
赵国玉老师作为CCF NOI认证指导教师、华为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专家,兼具学术背景与产业经验,曾获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旷视科技、华为实验室等多家顶尖机构录用邀约。讲座中,他以《2025年AI产业全景报告》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人工智能对传统行业的冲击与变革,结合制造业、客服、翻译、财务等领域的实际案例,揭示了自动化技术取代人工操作的趋势,并强调“岗位缩减与新兴职业并存”的双面影响。
深度解析,直面争议
针对“AI会创造更多岗位还是导致失业”这一社会热议话题,赵老师从技术演进与产业转型的双重视角展开系统性分析。他通过“数字孪生工程师”“AI+医疗算法优化师”等新兴职业案例,阐释AI催生高附加值岗位的潜力;同时援引制造业自动化替代率、基础翻译岗位缩减等数据,客观揭示技术对传统就业的冲击。
AI赋能,实战应用
讲座还展示了AI技术在学习、竞赛、开发等场景的赋能作用。通过“三个月冲刺蓝桥杯省一”的个性化学习规划案例,赵老师详解了动态调整训练计划、错题智能分析等AI辅助工具的高效性;在“代码调试与项目开发”环节,他演示了AI如何实现错误自动诊断、防御性编程及文档生成,并鼓励学生善用技术提升实践能力。
技术向善,育人为本
在问答环节,多名同学就“AI伦理边界”“学术研究中的AI工具使用”等问题提问,赵老师一一解答,“技术创新需以人文关怀为锚点,监管框架与行业自律缺一不可。”
朱焕副院长总结致辞中,首先代表学院对赵国玉老师的专业分享致以诚挚感谢,并重申:“理学院将持续推进AI技术普及教育,引导师生在工具应用与伦理反思中寻求平衡,培育兼具前沿技术能力与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本次讲座通过前沿洞察、案例剖析与趋势展望,为师生搭建了理解AI技术与社会影响的桥梁,也为学院后续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与科研活动提供了重要参考。